2018年上半年伦理委员会工作总结与计划
发布时间:2018-9-10 08:59
本文来源:
阅读次数:9
2018年,根据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活动方案2018年版》工作计划,制定了多项目标,并一一执行。伦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将2018年上半年伦理委员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2018年4月23日,为充分调动我院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努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的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适用、先进的医学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提升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打造学习型医院,实现科技兴院,推动我院医疗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医院卫生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制订了《招远市人民医院关于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暂行管理办法》。
2、2018年4月23日, 为充分调动我院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建设重点学科(专业),进一步提升我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卫生学科建设步伐,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特制订《招远市人民医院关于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暂行管理办法》,对于加快我院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制定了流程、考核办法,这一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院学科建设。
3、2018年7月25日,为推动我院伦理审查、传播伦理理念,加强我院医学伦理工作,在门诊六楼大会议室举行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职工理事王为娜主持,烟台毓璜顶医院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丛笑主任药师阐释了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的相关内容。本次专题培训,我院113名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后备中层及各科室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并通过考核。通过此次培训开拓了医护人员的知识面,加深了对于临床试验医学伦理审查流程的认识,为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今后更好开展医学伦理审查与提升伦理审查能力建设做了准备。
4、招远市人民医院2018年上半年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
一、2018年1月11日口腔科开展HIV-HCV-TP-HBsAg四项快速检测
新技术项目简要:通过对患者进行四项指标检测,不仅可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还可以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对医疗过程的证据进行保存,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院外感染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经过:一份样本、一次检测、提供四项可靠的检测结果,简化实验操作流程,帮助实验室节约时间、人力成本、省时高效。
效益与风险情况: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协助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决策。HIV-HCV-TP-HBsAg四项总符合率均达到99%以上。四项联检,统一编号,统一加样,统一计时,化繁为简,从源头杜绝传统四项检测误操作隐患,避免因操作造成临床漏检而产生的风险。
二、2018年3月26日创建医疗美容科
(一)整形美容:通过手术进行各个部位的矫正,达到功能整复及美容美体的效果。如:面部的重睑、隆鼻,小切口除皱,疤痕切除,畸形整复,埋线,抽脂、脂肪填充,各种肿物的切除减张缝合,隆胸,处女膜修补,阴茎延长等等等。
(二)光电及注射美容:通过各种仪器的治疗,达到美容美白紧肤瘦身的效果。
(三)射频治疗: 1. 以热拉提为代表的射频治疗(最新一代,无创伤,无疼痛,远期效果媲美超声刀,有证,可以反复使用,现在主流设备,毓璜顶有一台)
(四)强脉冲光、红波治疗及可见光治疗。
1.光子平台 飞顿(功能多,先进,有调q、有脱毛、有红波、有激光、有DPL)
2.红蓝光治疗仪(消炎,治疗痤疮,效果不如点阵,但是无副作用,无疼痛)
(五)超声治疗:以超声刀、超声溶脂为代表的治疗。
(六)注射治疗:以有创及无创水光针为代表的治疗。小水泡治疗。
1.无创水光针(国内有证的就一款,效果好,无疼痛,是最常用的美容利器)2.有创水光针(有损伤,但是便宜,可以拉开档次)
(七)皮肤诊断检测:对皮肤治疗前后有明确的诊断依据,避免医疗纠纷,满足顾客的需求。皮肤检测仪(荷兰便宜但功能媲美美国货,能准确确认皮肤现状,并能对治疗后的皮肤效果加以评估,具有照相功能,保存资料,对皮肤的功能、结构、成分作出准确评估)
(八)冰点脱毛
(九)抗衰老治疗
三、2018年5月14日中医康复科开展针刀治疗技术
针刀治疗技术是一种精细的松解、减压微创手术,主要是针对粘连、瘢痕、挛缩组织和神经卡压进行松解,改善微循环。对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所指的颈椎病、颈肩痛、腰椎劳损、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网球肘、腱鞘炎、跟骨痛、各种关节韧带损伤都有显著的疗效。
该治疗技术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损伤小,且不易感染,治疗时间短,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
针刀治疗每个治疗部位收费50.00元,每次治疗可选4-6个治疗点,经济效益可观。随着颈肩腰疼患者的不断增多,该技术成为中医康复科经济效益的重要增长点。
四、2018年6月11日新生儿眼底筛查
UNES是Universal Newborn Eye Screening的缩写,即“新生儿眼疾普遍筛查”,意在实现每一个新生婴儿都能够接受详细眼疾检查,以便及时得到早期干预和治疗。大多数可治愈眼疾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后天致盲甚至危及生命,这是每一个做父母都不愿意经历的痛苦。为患儿家属消除痛苦是我们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院新生儿眼底病筛查项目建设是眼科、产科、儿科目前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建设具有可操作性。
2014年中华医学会公布的最新筛查标准:
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筛查标准:
(1)对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2、筛查起始时间: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
3、干预时间:确诊阈值病变或I型阈值前病变后,应尽可能在72h内接受治疗,无治疗条件要 迅速转诊。
4、筛查人员要求:检查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
5、筛查方法:检查时要适当散大瞳孔,推荐使用间接检眼镜进行检查,也可用广角眼底照相机筛查。检查可以联合巩膜压迫法进行,至少检查2次。
6、终止检查的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
(1)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 个视乳头直径);
(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III区;
(3)视网膜病变退行。
2、病变分期:病变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1) 1 期: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
(2) 2 期: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3) 3 期: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
(4) 4 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根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4A期无黄斑脱离,4B期黄斑脱离;
(5) 5 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病变晚期前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眼球萎缩等。
根据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工作运行和收入比例计算情况,我院年生育量以3500—4000人次计算,在最初开展的阶段,仅“新生儿眼底筛查”一项工作,每年收入预计可达17.6万—20.1万。
五、2018年6月11日麻醉科开展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
(一)目前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1.相对浅表的血管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及动脉穿刺置管);
2.各种浅表的神经阻滞;
3.较深层的神经阻滞(借助于神经刺激仪);
4.硬膜外穿刺;
5.慢性疼痛治疗。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点:
确定目标血管;确定尺寸, 位置;明确异常的解剖结构;
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焦虑;减少穿刺失败率和相关的并发症
(二)超声引导的外周神经阻滞优点
(三)临床应用收益
1. 临床操作的彩色超声引导穿刺200元/半小时。
2.临床操作的彩色超声定位60元/10分钟。
3.预计开展此项技术后科室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
六、2018年6月22日麻醉科创建麻醉恢复室(PACU)
(一)成立PACU必要性: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简称PACU)是密切观察麻醉病人苏醒的场所,对手术、麻醉后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麻醉后病人的安全性。手术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作用尚未消失,常易发生呕吐、误吸、缺氧、高碳酸血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与呼吸功能紊乱,危及患者的生命。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的正规运作,大大提高了手术病人围麻醉期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科工作效率,缩短连台手术等候时间,增加手术床位周转率。
(二)PACU转入标准
1.所有患者应由麻醉医生以及恢复室医生判断是否收入PACU;原则上全麻患者待拔除气管导管后,均应送至PACU监测。
2.全麻气管导管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应收入PACU。
3.在特殊情况下,麻醉后患者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肌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暂时不能拔除,估计短期内可恢复者,也可收入PACU。
4.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术中血流动力学不平稳,估计术后短期观察可能恢复平稳的患者,均应收入PACU。
5.病情危重,术后需要长期呼吸机辅助的患者,原则上不收入PACU。
6.椎管内麻醉患者,麻醉平面在T5以上者。
(三)PACU转出标准
1.中枢神经系统: 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5秒以上。
2.呼吸系统: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高于95%。
3.循环系统: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的±20%稳定30min以上;心律正常,ECG无ST-T改变。
4.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面在T6以下;超过最后一次麻醉加药1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需用升压药。
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二)存在问题
1、个别科室对于新技术新项目重视情况工作不够,没有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部分学科建设没有到位;
(三)工作计划及持续改进
1、加快学科建设,推进新技术项目开展,加快我院人才培养进修学习,继续请进来,走出去,加快我院医疗核心技术。
2、进一步加强伦理培训。
3、继续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好医院所有伦理项目审查工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